茫茫戈壁,晴空万里。3万多面“超级镜子”像葵花追日将万束阳光汇聚到中央的集热塔上,气象壮观。这是由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的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青海共和5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年4月,该项目通过示范性验收,标志着中国电建西北院已掌握光热发电的关键核心技术。
青海共和5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由水电顾问公司控股,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建集团甘肃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参股共同组建的共和西北水电光热发电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开发建设。项目采用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管理模式,EPC总承包单位为中国电建西北院。
项目于年5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年9月19日实现一次并网成功,成为全国第四家实现并网发电的光热示范项目,也是第一家在年后开始筹建并实现并网发电的项目。年4月22日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示范性项目验收。年5月7日,全天上网电量达53.9万千瓦时,创下投运以来最高纪录。运行纪录显示,当日聚光、吸热、储热、换热、发电等各子系统设备运行稳定,吸热器出口熔盐温度最高达到℃(设计值℃),当日总计运行时长16小时43分钟,日上网电量达到53.9万kWh。
据了解,项目场址距县城约12公里,平均海拔米,占地面积约2.1平方公里,设计总装机规模为50兆瓦,采用塔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直接空冷机组,配1座太阳能集热塔及定日镜场,采用面定日镜,并配套建设保证汽轮发电机组额定功率满发约6小时的熔盐储热系统,通过一回kV架空线路接入思明变千伏升压汇集站,送出线路约11公里。电站建成后运行期内年均发电量为.4万千瓦时,年利用小时数小时。根据计算,项目装机容量50兆瓦,运行期年平均发电量为.4万千瓦时。若按照火电煤耗(标准煤)克/千瓦时,建设投运每年可节约标煤5.12万吨,相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4万吨,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约13.5吨,减少二氧化氮排放约.4吨,减少烟尘排放.2吨,对减轻环境污染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光热发电破解了太阳能发电靠天吃饭的难题,是一项具备成为基础负荷电源潜力的新兴能源应用技术。”中国电建西北院新能源工程院总工程师周治介绍,从年起,中国电建西北院便开始了塔式太阳岛关键技术、塔式光热集成技术等课题研究。
板凳要坐十年冷,一朝散发光与热。新能源包括光热发电产业发展都要经历“先行军”、“生力军”阶段,正在成为低碳发展的“主力军”。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电建西北院的“先发优势”正在转化为“领跑实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