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3日讯(记者王亮)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带着垂钓的鱼杆……这是郑绪岚演唱的歌曲《太阳岛上》里的优美歌词,亦是纪录片《哈尔滨的夏天》主题曲。
23日上午,“松花江上·百年印记”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从哈尔滨市道外七道街轮渡码头乘船出发,沿江而下至大顶子山水电站,浏览滨水城市风貌,感受松花江上百年印记。
松花江上。
据了解,哈尔滨市全年航运有效生产期约天,封冻期约天。松花江为三级航道,哈尔滨段总长约千米。哈尔滨航运史最早可追溯到年,雏形始于建国后(年)市政府投资50亿元(东北流通券)购置2艘各客位的木质汽船,开创了市区以汽船轮渡的先河。年又新建了2艘客位的轮渡汽船,开辟了:道里九站—太阳岛、道外五道街—太阳岛航线,年轮渡客运量57万人次。
船上,记者采访了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馆长苗笛。据苗笛介绍,哈尔滨音乐博物馆坐落于松花江北岸、毗邻哈尔滨大剧院,是一座承载和展示哈尔滨音乐历史渊源、蕴含和释放“音乐之城”艺术魅力、提升和彰显浪漫城市气质的专题性博物馆。
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馆长苗笛(左一)接受记者采访。
苗笛表示,一百年来,因为有这条江,让这座城市有了性格和灵气,给创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其中,《松花江上》,是当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改革开放后,人们在音乐创作上迎来春天,歌曲《太阳岛上》,描写了哈尔滨人民当时精神状态。
馆长苗笛提供的张寒晖歌词手稿。
据悉,年全年客运量达到万人次,日最高客运量达到15万人次。到年江上从事轮渡运输船舶增至39艘,总客位,长途运输辐射上至北涝洲、肇源,中下游至巴彦、木兰、通河、依兰、佳木斯、绥滨、富锦、同江、抚远等地。年哈尔滨曾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是黑龙江水系客货运物流交通枢纽,也是东北内河最大的客运口岸,航运事业达到鼎盛时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