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主题曲和开头篇,太精彩了。每次一听到这个节奏,看到瀑布前翻滚的孙悟空,内心就忍不住雀跃和欢喜,那种久违的亲切,那份熟稔的感觉。
这个曲子,没有歌词,全是音乐,不到3分钟,跌宕起伏,收放有力,层次丰富,色彩复杂,既动感又空灵,既有合唱,又有特效,非常经典。
这首曲子,是许镜清创作,许镜清花四年时间打磨《西游记》。他当时非常有名气,曾参与《西游记》的音乐创作,但是中途退出,他说自己不喜欢猴戏,觉得自己是情种。
他退出《西游记》,却来到了《红楼梦》剧组,为87版《红楼梦》创造了包括《枉凝眉》、《葬花吟》、《秋窗风雨夕》在内的十三首曲子,以及剧中所有背景音乐。
他就是87版《红楼梦》的作曲家,王立平。
能为《红楼梦》作曲,是王立平创作生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段。
就像许镜清的音乐成就了86版《西游记》一样,王立平成就了让人魂牵梦萦的87版《红楼梦》。
曹雪芹词,王立平曲,这份荣耀,无人能比。
王扶林对《红楼梦》拍摄要求极高,毫不敷衍,不管是演员,服饰,编剧,摄影,化妆,当然也包括作曲。
当时邀请王立平为《红楼梦》作曲,曾遭到文化部的反对,是王扶林顶住压力。王扶林曾就召集央视领导、红学家、编剧等人,请王立平谈谈有关《红楼梦》创作的想法。
王立平提出《红楼梦》的音乐基调,应该是“满腔惆怅、无限感慨”;《红楼梦》不以情节取胜,而以情趣取胜;电视剧不能面面俱到,而要有所筛选。
这些观点,和王扶林不谋而合,加上他有坚定的信心和深厚的音乐功底,深受年轻人的欢迎,于是,一锤定音,力排众议,在没有定下演员的前提下,先定下了《红楼梦》的作曲者。
真正开始创作的时候,王立平才发现难度太大,翻遍原著也找不到一个音符。
王立平觉得对于《红楼梦》而言,流行现代都不行,六七十年代的音乐风格也不行,缺少人情味,戏曲和民歌更无法表达原著中的感情,他决定自己创作,创造一种只适合《红楼梦》的音乐方言。
在剧组的四年半,王立平从未感到过灵感的眷顾,一切都是靠自己慢慢揣摩,细细品味。
王立平的写作速度曾是乐坛佳话。他曾在三天之内写出《太阳岛上》、《牧羊曲》,但这次,他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才写出《枉凝眉》和《序曲》。
如今回忆起来,王立平感慨颇深的说:“我受到的磨难是空前的,这些作品真正的倾心倾力了,有人问再写一遍,回答只能是‘跳楼’。”
也只有这样过的磨难,这样的匠心,这样的无中生有,才有了如此经典的《红楼梦》歌曲。让我们向王立平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