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说,当我们想起任何一个伟大的城市,我们都习惯用伟大的地标来代表她。
城市地标,是城市名片,往往成为城市的第一视觉、第一记忆和第一印象。如果说城市是一部书,那么,地标就是封面,浓缩了城市的形象、内涵、气质。
哈尔滨是一个地标从未曾缺席的城市,中央大街、太阳岛、滨洲铁路桥、索菲亚教堂、防洪纪念塔、哈尔滨大剧院……一个个城市地标,如同一个个优美的音符,跳跃在冰城的天际线上,印证城市持续前行的脚步。
地标是城市的封面,更是城市的灵魂。
若用一把标尺来衡量城市的发展变迁,地标无疑是最重要的选项之一。地标为每个城市注入不同的色彩与个性,让一座城市拥有了灵魂和情怀。
光阴荏苒,潮起潮落。四十年间,一个个传统老地标历久弥新,积淀为城市精神的内核;与此同时,一个个区域新地标从无到有,见证着城市的发展。
四十年间,鳞次栉比的文化地标、景观地标、工业地标、科教地标、商贸地标拔地而起,成为一座城市引领创新、引领金融、引领文化、引领时尚的象征……驻足其间,不仅能够感受到冰城新地标带来的自豪与荣光,更能领略到冰城人在改革开放中展示出的胆识与智慧。
即日起,市委宣传部、市社科院和哈尔滨日报联合举办“冰城之光·改革开放四十年区域新地标展示推选”活动,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哈尔滨市主城区在文化、旅游、工业、科教、商贸、金融等领域涌现的地标进行遴选,推出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区域新地标。
真正的地标,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印记。
不断崛起的新地标,用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着哈尔滨的进步与发展,更以此为支点,撬起城市万众期待的未来。
我们在冰城,透过城市地标,读懂一个时代。
文化地标
一座城市的灵魂驿站
“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文化既是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一个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最能体现城市文化传承和创意的便是城市的文化地标。
年,新落成的哈尔滨大剧院被著名设计网站ArchDaily评为“世界最美建筑”。与周围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的哈尔滨大剧院坐落在松花江北岸风光秀丽的湿地之中,夏季像一条银色的绸带飘扬在碧水蓝天之间;冬季如江风削出的雪塑矗立于银装素裹之中,成为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的崭新文化地标。
文化地标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风貌,凝聚着一个城市的品格和精神。在哈尔滨,这样的文化地标灿若繁星,照亮整座城市的文化夜空。
雄伟精致的索菲亚教堂、欧式经典的犹太老会堂、异国风情的马迭尔宾馆、典雅厚重的省博物馆、浮游冰晶般的哈尔滨音乐厅、压抑如“黑盒”的七三一罪证陈列馆、奇幻浪漫的冰雪大世界、充满极地风情的极地馆、时尚前卫的动漫基地……历史与现实、灵秀与厚重、传统与前卫,这些文化地标,罗列起一座城市丰富的视觉层次,形成了城市独有的文化内涵。
跨越时空的文化地标让金源文化、欧陆文化、犹太文化、冰雪文化、红色文化、音乐文化积淀起城市的情感和记忆,熔冶成鲜明多元、磅礴大气的哈尔滨城市性格。
每个文化地标都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驿站,不断复制和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让哈尔滨有了可亲可爱可以触摸的温度。在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的同时,文化力量悄然成长,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正在成为厚积薄发的“冰城软实力”。
景观地标
绽放冰城夏都的美丽
城市,因地标而个性鲜明。
在哈尔滨,独具特色的景观地标让这座城市有了与众不同的美丽。
正如华灯璀璨的外滩成为上海的地标,融都市繁华与自然生态于一体的群力外滩,也成为哈尔滨的知名景观地标。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群力外滩生态湿地位于松花江畔,这里是“万顷松江湿地”的市域原点,也是一座春观花、夏享凉、秋看色、冬赏雪的四季公园。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巧夺天工的冰城匠心,铸就了一处处美不胜收的景观地标——
闻名中外的太阳岛跻身第一批国家5A级风景区,一年一度的雪博会已成为经典的“银色珍藏”;
占地百顷的东北虎林园是世界最大的东北虎种源繁育基地,在这里可以领略到“百虎啸山林”的震撼;
建在阿什河湿地的伏尔加庄园是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俄罗斯园林,复建的木结构圣尼古拉大教堂让人梦回哈尔滨的“童年时代”;
森林植物园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东北寒温带植物园,也是国内唯一一处坐落于市区的国家级森林植物园;
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是黑龙江省首个薰衣草主题景区,万株薰衣草等景观植物组成了壮美的北国花海;
位于香坊区的中国亭园复建了陶然亭、醉翁亭、爱晚亭、牡丹亭等30余座中华名亭,是目前国内以亭为主题、占地面积最大的城市主题公园……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哈尔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这篇大文章,打造国际时尚旅游城市。越来越多景观地标不仅为市民休闲提供了好去处,也日益成为风光秀美的旅游胜地。
工业地标
昭示城市的内在和未来
工业地标,展示出一座城市的肌理和血脉。通过它,可以深读城市的内在和未来。
年,伴随着中东铁路蒸汽机车载来的工业文明,哈尔滨从一个小渔村加速成长为国际大都市。工业地标成为这座年轻城市展现实力和自信的标签。笔直宽阔的三大动力路是新中国工业的“动力之源”,以“全国首条工业风情旅游名街”扬名全球。
哈南工业新城堪称是哈尔滨工业地标的集中地。在这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国云谷”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聚集度最高,最具创新力、凝聚力、影响力的云计算产业基地;新中国首批六大航空企业之一的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曾创下8个“新中国第一”;大名鼎鼎的“航空工业哈飞”研制生产了中国第一架直升机;后起之秀长安福特哈尔滨分公司拥有世界顶尖技术和全球领先的制造工艺;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哈尔滨啤酒,已成为百威英博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的旗舰品牌,至今依然保持着纯正清爽的口味……
在哈尔滨,传统制造业正向中高端迈进。作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哈尔滨在民用航空、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持续发力,新的工业地标正不断涌现。
科教地标
内生动力的助推器
地标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科教地标,就是镌刻在哈尔滨城市深处的隐性基因。
哈尔滨是一座老牌的科技城,也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在全国50城市科技竞争力排名中,哈尔滨列第九位,科技成果数量居全国第六位。“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入海等国家重大工程都闪耀着“哈尔滨科技”的身影。
在被称作哈尔滨“龙脊”的城市中轴线上,一条总长15.8公里,串起沿线18所高等学府、3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近4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内最长“创新创业一条街”正在加速崛起。这条贯穿整个南岗区的高科技产业经济带,已成为冰城科技最具代表性的地标。
在松花江北岸,黑龙江省科技大厦和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两座40余层的摩天大楼,构成了气势恢宏的“双子星座”,作为服务全省的新型科技创新平台、成果孵化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双子星座”成为科技创新城最闪亮的名片。
在哈尔滨,还有许多貌似平凡的“科教地标”,却是所在行业的“隐形冠军”。位于松北区的哈尔滨音乐学院是全国独立设置的11所专业音乐学院之一,牢牢占据中俄音乐教育合作交流的“桥头堡”;位于香坊区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是全国获评“A+”学科的3所中医药院校之一,也是中医北药的研究高地;地处平房区的新华小学,拥有全国唯一一家少儿组业余女子冰球队,为新组建的中国女子冰球队提供了一半以上的队员。
静流深水之下的科教地标,积蓄着最具创造性的活力,提供着城市前行的内生动力。
商贸地标
繁华都市的时尚窗口
地标,不仅是城市天际线的剪影,也是阅读一座城市的窗口。
百年中央大街是中国第一条步行街,矗立起哈尔滨最知名的商贸地标,成为中外游客游览冰城的必到之处。熙熙攘攘的老街既是万国建筑博览会,也是前沿时尚的窗口,映射出一座城市的繁华浪漫。
俄罗斯民族风情浓郁的果戈里大街是哈尔滨另一个传统商贸地标,长街串起秋林公司、阿列克耶夫教堂等著名建筑,见证了哈尔滨被誉为“东方莫斯科”的独特风情。
随着经济增长、城市扩张,更多的商业贸易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新城区涌现,成为哈尔滨的新商贸地标。
位于老工业区的动力广场汇聚了乐松购物中心、凯旋广场等商业体,在“退二进三”的城市改造中重现生机,成为哈尔滨的“第三商圈”。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集会展经济辐射力、体育经济冲击力、商业物流经济聚合力、休闲文化经济影响力于一身,成为全新的商贸舞台;
总投资逾30亿元的王府井购物中心入驻群力新区,通过打造哈尔滨文旅概念主题购物中心,为消费者带来“智能+体验”的全新生活模式;
哈尔滨万达城拥有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室外主题乐园、中央大剧院、星级酒店群,是一座超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打造世界顶级文化旅游业态。
任光阴如水、时代变迁,城市的时尚前沿、繁华所在,就是当然的地标。
地标之上,永远是城市律动的脉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