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太阳岛 >> 太阳岛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一江美景百年音缘

来源:太阳岛 时间:2022/11/9

马迭尔阳台音乐以独具魅力的演出形式成为中央大街上的别样风景。

音乐之城哈尔滨是一座依江而兴的城市,百年来,这里的发展与成长离不开松花江的孕育与滋养。5月23日,“松花江上·百年印记”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沿江而行,探寻松花江与音乐之城的百年渊源。

沿江溯源

一艘法国轮船带来最初的西洋音乐

伴随着长鸣的汽笛声,记者乘坐的江轮离开道外七道街的轮渡码头沿江而行。松江湿地如画般的美景缓缓掠过,松花江和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交相辉映的百年历史,渐渐在这水波荡漾中清晰起来。

多年前,同样是一艘行驶在松花江上的客轮,为哈尔滨带来了最早的西洋音乐。“年4月,法国轮船阿尔卑斯号从俄罗斯出发,经尼古拉耶夫斯克港抵达哈尔滨。船上有军人、医生、牧师,还有一支军人铜管乐队。”与记者同船而行的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学清说,“在年7月14日中东铁路通车之前,哈尔滨就已经有了西洋音乐表演。”

年,在松花江畔曾有过中国最早的音乐沙龙和室内乐队。“乐队由捷克人埃尔姆利一家组成,也就是说在中东铁路修建伊始哈尔滨就有了室内乐。”刘学清说,“随着中东铁路建成,医院、社区、工厂,也有了最早的共产主义萌芽,松花江边的铁路机械配件厂,就是现在的车辆厂,早在年就开始在太阳岛上过‘五一’国际劳动节了。”

松花江流淌的音乐韵律中,不仅浸润着独特的欧陆风情,还有着鲜明的红色印记。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馆长苗笛表示:“被松花江滋润的这片黑土地产生的音乐文化作品成为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载着音乐历史的松花江也是众多音乐作品创作灵感的来源。站在船头,初夏的江风从耳边吹过,哈尔滨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客座教授李荣焕说:“《松花江上》这首歌曾被毛主席盛赞‘可以顶得上两个师的兵力’,至今仍被很多抗日题材影视剧作为背景音乐。还有《大顶子山高又高》,这首歌曲60多年来一直被广为传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激发了广大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激情,那个时期涌现出许多和松花江息息相关的音乐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太阳岛上》和《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苗笛说:“这些歌让很多人了解了松花江、太阳岛,大家纷纷到哈尔滨旅游,更多的人感受到松花江的美好。”

“党的十八大以后,哈尔滨建起大剧院、音乐厅、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除了这些硬件外,我们还有哈夏音乐会、冰雪节这些哈尔滨独特的软实力。接下来我们应该将这些品牌充分产业化,这样才能为家乡留住更多人才。”望着眼前绵绵不绝的江水,作家尚志发向记者吐露心声。

“哈尔滨人对松花江有着不尽的情感。”在松花江上回顾哈尔滨的百年历史,苗笛说,“松花江不仅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美好的自然资源,也使人们有了最好的寄托情怀的载体。”

绚丽乐章

音乐家在这里找到真正的净土

结束沿江而下的音乐溯源之旅,记者来到位于群力大道的哈尔滨音乐厅。5月23日晚,由哈尔滨交响乐团演奏的主题交响曲《灯塔》在这里上演,这部作品用交响乐的方式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如“灯塔”一样永恒的光芒。哈尔滨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于学锋说:“每次排练《灯塔》都会找到新的音乐语言和灵感,每次演出这部作品都让我热血沸腾。”

年4月,俄国外阿穆尔铁道兵旅团管弦乐团在哈尔滨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序曲》,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交响音乐会的序幕。这支乐团后来被改编为中东铁路俱乐部交响乐团,也就是哈尔滨交响乐团前身。年,哈尔滨交响乐团开启“厅团合一”国际化运作模式,面向全球招聘演奏员,数十名国内外优秀演奏家成功牵手哈响,使这支百年乐团再次焕发生机。

作为改革执行者,哈尔滨交响乐团团长曲波表示:“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称哈尔滨音乐厅是世界顶级音乐厅之一。为了将这座音乐之城的音乐厅建成‘六星级’场馆,我们每次选择演出作品时都要进行细致、深入地研究。”曲波说,改革之后,哈响一跃成为中国优秀职业乐团之一,曾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70周年联欢演出,谱写了中国乃至世界交响音乐史册中最为辉煌绚丽的乐章。

随着名气提升,改革后的哈响像磁石一样,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顶级音乐家来到哈尔滨,让他们在此找到真正的音乐净土。哈响驻团艺术家克劳迪娅·杨说:“哈尔滨是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作为音乐之城,它非常有活力,每次到哈尔滨都让我觉得格外亲切,因为这里的人们都非常热爱音乐。”

哈尔滨在深厚历史底蕴基础上进行的软件与硬件建设,不仅让城市文化快速发展起来,更为这座城市吸引了更多的艺术人才。哈尔滨芭蕾舞团党委书记王晓峰表示,当初之所以能把广州芭蕾舞团原团长、舞蹈艺术家张丹丹“挖”到哈尔滨来组建芭蕾舞团,软、硬件条件缺一不可。“张丹丹到哈尔滨后立即被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所吸引,这里不仅有着百年交响乐团,更有哈尔滨音乐厅、大剧院等先进的‘硬件’。”王晓峰说,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哈芭的很多原创剧目都是与哈响合作的,哈响与哈芭这对艺术CP将让音乐之城焕发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交汇融合

幸福生活的旋律久久飘荡

其实,在哈尔滨,除了音乐厅、大剧院等地标性建筑外,还有许多与音乐相关的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网红打卡地。跟随“松花江上·百年印记”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记者来到位于道里区通江街被称为“城市音乐会客厅”的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

年前,这里曾是在哈尔滨生活的犹太人的宗教、文化中心。年2月,哈尔滨市政府对犹太老会堂进行全面改造,本着“修旧如旧、还其原貌”原则,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改造后的老会堂一层为音乐厅,以室内弦乐演出为主,二层为咖啡厅,三层为音乐空间,定期举办音乐沙龙、音乐品鉴等活动。沿旋梯拾级而上,漫步在老会堂音乐厅,记者感受到的是一个极具古典气息的音乐文化综合体。

而在有着年历史的索菲亚教堂里听音乐会,则是另一种感受。年,经哈尔滨市政府修缮后作为音乐厅使用的索菲亚教堂,目前主要以演奏室内乐为主。在拜占庭风格的高高穹顶下,聆听钢琴与小提琴流淌出的曼妙旋律,环顾悬挂在墙壁上以“城市记忆”为主题的水彩作品,画面中的老建筑与烟火气让你瞬间穿越回上世纪初的老哈尔滨。

哈尔滨的音乐气质,不仅体现在文化活动上,还体现在建筑风格上。黑格尔的那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就是对哈尔滨中央大街最完美的诠释。说起中央大街的音乐历史,中央大街管委会办公室综合科科长陈媛表示,成立于年,位于中央大街与西十二道街交口处的康季莲娜乐器店,曾是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乐器商店之一;有“小提琴教父”之称的犹太籍小提琴演奏家特拉赫金伯尔格,年曾侨居红专街,他发现邻居杨牧云很有音乐天赋,便向他免费传授小提琴演奏技艺,为杨牧云日后成为中央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的中央大街一年四季都会飘来优美的旋律。大家熟知的“中央大街老街音乐汇”已经连续举办了8年,其中,马迭尔阳台音乐以其特殊的演出形式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倾听音乐、吃着冰棍、举起手机抬头拍照成为中央大街上一道特殊的风景。

走过中央大街,沿江来到友谊西路,堤顶路长3.7公里的哈尔滨市音乐主题公园,如今是市民和游客休闲游玩的又一个好去处。道里区园林管理局局长徐莉向记者介绍,公园通过建筑、雕塑以及绿化植物等形式体现音乐文化主题,设置东方园、西方园、未来园向人们展示中华音乐历史文化。音乐专题片《美丽的音乐之都》等节目都曾在这里录制。

百余年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新时代城市建筑风格交汇融合,松花江延绵千里的壮美景色为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播撒着音乐的种子、演奏着雄浑的乐章,更让人们和谐幸福生活的旋律久久飘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