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所获—研有所得
为积极落实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惠州市惠城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幼儿园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惠州市东平太阳岛幼儿园全面有序地开展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的工作。
01
组建信息团队,完善组织与实施制度
太阳岛幼儿园在-年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中,建立了由园长任管理员,教学园长把握方向、具体负责、各小组组长全面推进、信息培训团队技术支持、全体教师广泛应用的多级管理组织架构,并陆续开展一系列集中培训和园本研修活动。
02
召开推送大会,开展文件学习活动
年4月,参加完“惠城区中小学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推进会后,兰园长召开了“全园推进”培训会议,根据相关工作实施意见,向全体教师介绍了2.0项目的背景、目的、意义。
通过对相关文件和能力点的不断学习,教学主任--胡老师带领全园教师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和融合创新的能力的学习,并将这几大能力点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03
制定一划两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一划两案设计
通过对2.0工程的不断地学习和了解,年5月教学园长兰园长制定了《惠州市东平太阳岛幼儿园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和《惠州市东平太阳岛幼儿园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制定自己的个人研修计划。
04
网络研修
年6—12月教师们根据幼儿园的“一划两案”,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制定教师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并选择相应能力点进行网络选课与学习。
05
校本研修
1、开展教研活动
教师通过网络研修,逐渐提高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化教学的了解和能力。为了进一步落实园内各阶段任务细则,年2月我园建立集体教研小组,教学园长和教研组长召开研修小组线下研讨会,帮助教师完善个人计划,挖觉和分享新的教学工具与信息化平台资源。本次信息技术学习,我园设置了两个课题研修的工作案例,成员们将在认真的组织合理的安排,并在科学的教导下利用线上网络研修形式进行学习,提升老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并应用到课堂设计当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年3-4月教师通过说课、研讨、小组听课评课、经典课例拍摄等方式帮助自己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与能力。以信息技术开展课堂为主要形式,采用信息技术主要手段,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们借用信息技术进行校验,利用投影仪,一体机等器材进行抓拍和影像记录,动态的呈现研究对象的递进,课堂的变化过程,使教研还有课堂变得具体形象,让幼儿更清晰的明白课堂目标,掌握课堂内容。
2、整校推进
转眼我园“教师能力提升工程2.0”已经进入尾声阶段。本次“教师能力提升工程2.0”我园共设立了“集体备课教研组,拍摄了1个教学课例,1个特色课例,开展了4次线上线下研讨活动,收集了69篇个人提升总结。
06
效绩考核
幼儿园的信息化团队根据我园制定的《惠州市东平太阳岛幼儿园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的考核标准开展教师的考核工作。
07
END
通过此次研修活动,太阳岛幼儿园的教师队伍的整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未来我园将加大硬件投入,完善信息化教育环境,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在信息化提升工程2.0工作中,无论是网络教育或者线下学习,老师之间相互交流使得在教育观念上得到更新,还有教学方法的创新,进一步明确了老师们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让我们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有着广阔的前景,我们只要适时,适地,适量,适度的运用,在教学上一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将会被更好的应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