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些零七碎八的流水账,但却真实记录了我二十一二岁时的状态和心境。
那些充满希望和激情的平凡岁月,那些信心满满却又迷茫无措的平淡日子,与稚嫩的文字一同尘封在我的那些日记本里,和封面一起慢慢变黄变老……
(一五二)恋爱不是一种快乐
说不上饱经爱情的风风雨雨,说不上被爱情撞得头破血流,但我却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恋爱,不只是一种快乐。
没有恋人的时候觉得好寂寞好寂寞,等到有人拨亮心中的那盏爱情之灯后,灯光摇曳,摇来的却是与日俱增的寂寞。尽管女友也非常理解非常体贴我这个傻大兵,可我总觉得自己的爱情故事似乎少了点什么。当然我也明白,缺少的不只是卿卿我我的经历和感受。
寂寞的时候,也曾傻乎乎地瞎想:总政部既然能树起韩素云这样的“好军嫂”,为什么就不树几个与军人恋爱的女同胞呢?比如“准军嫂”什么的……
也许只有对我们军人而言,才会出现恋爱并不快乐的体验,但这与“准军嫂”无关,是我们这些当兵的对不起那些爱我们的女人。(写于年3月13日)
(一五三)流行歌曲唱什么
这是个非常现实却又非常没现实意义的问题。在民族、美声、通俗三足鼎立的今天,归属通俗唱法的流行歌曲俨然以大哥大的身份自居。
当下,从三岁孩童到八旬老翁,不会哼唱流行歌曲的可能不多。可现在的问题是,流行歌曲过于泛滥,大有泛滥成灾之势。其内容,十有八九与情爱有关,歌词一个比一个敢写,一个比一个敢露,极尽挑逗之能事。于是有识之士开始惊呼:流行歌曲在唱什么?长此以往,还能培养出担当大任的接班人吗?能让流行歌曲来振兴民族经济吗?
个人以为,这种担心就是杞人忧天。不管你怎么惊呼,流行歌曲照样流行不误。高尚也好,堕落也罢,不过是一种情绪宣泄方式而已,就像流行感冒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形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当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搞好舆论导向,可能就不会存在“流行歌曲唱什么”的问题了。(写于年3月14日)
(一五四)大哥你好吗?
无意之中得知大哥所在中国科大的电话号码,抱着试试的心情打了过去。很快,电话那头却传来大哥略带安徽口调的声音。当时的我,真的有几分激动。
转眼间,我与大哥阔别已八年之久,昔日的小弟已成为军营男子汉中的一员,大哥也成了一位四位男孩的父亲……
今天是星期天,百无聊赖的我听着那曲忧伤的萨克斯独奏曲《回家》发呆。忽然电话铃声大作,一拿起电话,传出大哥的声音:“我是你大哥……”免不了又一阵激动,大哥问了我的详细地址,说要寄一张三口之家的相片于我。随即,从没见过面的大嫂也恰到好处地问候了我这个小叔子几句,最后是那见还没见过面的小侄儿,一声“小叔”叫得我心花怒放……
这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亲情。(写于年3月17日)
(一五五)雪冷血热
最先读到这个题目是在九三年某月的《解放军文艺》上,讲的是冰城哈尔滨某集团军拥政爱民的故事。相信不止我一个人知道,那就是陆军第二十三集团军的将士们。
由此,我想到了冰城哈尔滨给我的印象。
哈尔滨对我而言,实在是一个遥远的梦,我甚至固执地以为它是某座外国城市的名字。当然,这只是在入伍以前。年底,当我第一次抵达哈尔滨,才知道冰城之称真的名副其实。永远都忘不了初到哈尔滨火车站的那一幕——一群来自南方的新兵冻得瑟瑟发抖,茫然失措。
后来,去过哈尔滨风景名胜区、闻名中外的太阳岛,参观了名头不小的哈洽会,近距离感受了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至于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当然也不陌生。
毋庸置疑,哈尔滨是座美丽的城市。在这里,永远都是雪冷血热——当然,不只是军人!(写于年3月18日)
(一五六)永远的恋人
认识邻家女孩是在14年前——她不到7岁,我快到9岁,那时我们两家刚刚成为邻居。
爱上她却是年的那个冬天,即将踏上从军之路的我,竟意外地邂逅分别3年的她.没有理由也没有原因,她成了我决定用心去爱的女人。
而让我欣喜万分却又深感意外,莫过于早在3年前,也就是邻家女孩刚满16岁的时候,情窦初开的他爱上了我这个和她一块长大的其貌不扬的邻家男孩。当然,那期间的我正埋头苦读,对那些儿女情长的事真的没有在意……
幸运中的不幸,她的父母反对我们相爱,理由是我们家实在太穷。不幸中的万幸,她不顾父母的反对一如既往地爱我,偷摸写信给我,抽空打电话给我,并一针一线地为我编织满是痴情的毛衣。为了我,她远离了父母,一个人在外漂泊;为了我,她想方设法让家里退掉了那门她从开头都没点头的婚约。
我的邻家女孩,我真的值得你这样痴情和付出吗?(写于年3月20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109.html